全球连接、全球流动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特征。近些年,中国在全球连接与流动格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但是,与世界强国相比,连接世界的能力还有待增强。中国应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变化的新特点,紧紧围绕新时期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和全球生产、流通、贸易需要,本着“利他共生,共创共享,互利共赢”原则,加强与各国战略对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构建起“以中国为核心,连接世界各大洲,通达主要目标市场”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
全球化要求各国间加强交通运输、物流、信息通信、互联网、金融、文化、制度等方面的连接。过去的数十年,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着眼于全球市场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主导着全球连接,推动着要素、商品、服务的全球性流动。
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国内物流市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但中国不是物流强国,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标表明,从基础设施、物流能力、海运能力、通关效率、货物跟踪、及时性等维度衡量,中国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落后发达国家不少。麦肯锡的研究表明,美国和德国是全球连接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的全球连接能力只有他们的一半。中国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国际快递网络、跨境仓储配送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缺乏国际物流服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战略目标。建立起中国连接周边国家和地区、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主要国家目标市场的物流服务网络,形成高标准的全球物流服务能力,强有力地支撑中国的全球生产、流通和贸易。到21世纪中叶左右,中国成为全球连接能力和物流服务能力最强的国家。
战略任务。中国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由“四梁八柱”构成。“四梁”,即全球物流信息系统、全球物流标准体系、全球物流政策体系和全球物流运营体系。“八柱”,即国际铁路运输网络、国际公路运输网络、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国际海运网络、国际管道网络、国际邮政和快递网络、国际仓储网络及国际配送网络(如图所示)。
构建国际铁路货运网络。以中国大陆为起点,东北方向联通俄罗斯、蒙古国、日韩,西北方向联通欧洲、中西亚、非洲,西南方向联通中南半岛、印度、巴基斯坦。加强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主要国家的国际铁路运输合作。打通中国陆路商贸通道、能源通道、交流通道,推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技术装备、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及相关产业走向世界,构建起布局合理、标准适用、安全高效的国际铁路货运网络。
完善国际海运网络。完善中国的海运航线与全球港口布局,增强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地区)之间的海运能力,推进中国与各国海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海运航线密度,加强中国与亚、非、拉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海运班轮航线,开拓北极、南极海域航线。加强全球港口码头资源整合,完善中国海外港口码头布局。完善国内沿海煤炭、石油、矿石、粮食、集装箱等主要货类海运系统。积极参与国际海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扩大国际海运合作网络。加强中国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海运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海运治理,加强国际海运通道安全保障能力。
完善国际公路货运网络。完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公路通道体系,积极参与亚洲公路运输系统和全球公路运输系统建设。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公路网的连通性,形成“一带一路”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广泛参与境外公路基础设施设计、咨询、建设和运营等“全链条”环节。
完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航空货运一体化。提高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航线密度,增加中国与亚、非、拉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国际航线。增强中国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功能,实现国际航空货运跨洲多枢纽网络运作。加强境外航空货运机场和航空物流中心战略布点。支持航空货运、航空物流、航空快递企业深化与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合作。
完善国际管道网络。在促进国内管网互联互通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主要油气供应国、途经国、中转国、消费国的国际管道连接。重点推进中国与中亚、中东、俄罗斯、东南亚、南亚、西亚、东北亚的国际油气管道的互联互通。完善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建设。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能源市场、油气交易与定价中心建设。完善国际油气储备库的建设。
构建全球快递、仓储、配送网络。加快国际快递网络布局,加密中国与国际重要城市的快递网络,开辟中国与世界多数国家的快递专线。鼓励快递企业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合资合作、委托代理等方式,拓展国际服务网络。支持建设一批国际快件转运中心,完善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布局。部署海外仓储网络体系和配送网络体系。
构建国际多式联运系统和综合物流枢纽。广泛开展国际铁海联运、铁公联运、铁空联运、公水联运、江海联运。着力构建设施高效衔接、枢纽快速转运、信息互联共享、装备标准专业、服务一体对接的国际多式联运组织体系。完善多式联运经营人管理制度,建立涵盖运输、包装、中转、装卸、信息等各环节的多式联运全程服务标准。支持基于标准化运载单元的多式联运专用站场设施建设和快速转运设施设备的技术改造。建设集报关报检、国际运输、多式联运、仓储加工、信息处理、跨境电商等功能于一体、具有跨区域集聚辐射作用的国际综合物流枢纽。
构建全球物流运营和供应链服务体系。依托中国的全球物流能力,推动国际运输、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贸易企业、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加强合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加强信息对接、协同发展、共享商业机会,形成全球供应链服务能力,构建共享共赢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生态体系。
构建全球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提升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按照“统一标准,对等开放,互联互通,共享服务”的理念,构建全球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国际物流运行的实时在线信息,优化国际物流资源配置和运行控制。
一个相对友好、多方共赢的国际环境对保障全球物流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需要秉承“开放、包容、共赢”的理念,以“多层次的国际物流合作对象、多元化的国际物流合作方式、多渠道的国际物流合作形式、多领域的国际物流合作内容、多任务的国际物流合作进程”来务实推进全球物流体系的建设。
加强与各国战略对接及政策沟通,积极参与全球运输、物流、通关治理。深度参与国际相关规则、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推进国际油气管道互联互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及多边运输合作机制建设,推动与国际通用运输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对接,消除跨境运输制度性障碍。加强与各国海关合作,在边检口岸建立“单一窗口”及促进电子海关和授权经济运营商认证体系的发展,降低清关成本,缩短中转时间,推进通关便利化。与各国共同建立统一的全球物流政策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推动形成兼容规范的全球物流政策体系。
加强资金保障,创新融资方式。进一步完善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国际资本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对重大建设项目给予财税支持、实行零税率或免税。加大对领军物流企业、创新型物流企业的金融支持。
支持物流企业整合国际资源。支持物流企业开拓和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不断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支持优势物流企业联合或参股、收购、兼并他国物流企业,延伸服务网络。政府主管部门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完善信贷、外汇、财税、人员出入境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在境外投资的资本金注入、外汇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55 阅读智能仓储企业“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656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整合重组,四千多名员工将何去何从?
2096 阅读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39 阅读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应链:转型、挑战与新秩序
1298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1315 阅读连续5年的“春节主力军”,德邦为何如此稳?
1177 阅读16连冠背后,日日顺助力智家工厂物流降本增效
1085 阅读1745亿件,快递业务量增速超预期
1029 阅读扎根供应链创新25年,一家“耐力长跑型”企业的破局启示
97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