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用车的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比例不足10%,但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到整个汽车排放的50%,产生的氮氧化物占比超90%,加快推进商用车电动化对于交通减污降碳具有重要作用。但充电基础设施成为延缓商用车电动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2022-2023年,中汽数据有限公司补能战略研究团队完成了《中国电动商用车充电基础设施现状评估与2035发展目标及路径研究》课题研究。
中国电动商用车充电基础设施按照2025年“升级引导”,2030年“推广提升”,2035年“覆盖普及”三个阶段设计发展路径,以支撑并推动商用车的电动化转型。
预计到2035年,在基准情境下,中国电动商用车充换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08万台;换电站3万座;服务1900万辆电动商用车。
预计到2035年,商用车充电站峰值负荷达当前电网总负荷的13%,电网压力成倍提升,电网负荷将成为限制高速场景充电设施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V2G等新技术在商用车场景的推广应用在未来将十分重要。
商用车充换电设施从场站投资角度考虑,快充站经济性更优,从系统成本考虑,换电站更具时间成本优势。
详细解读如下
将我国商用车应用场景划分为12类,分别为代表公共领域的城市公交、公路营运、团体通勤、市政环卫、城市物流车辆;代表中重卡物流的倒短运输、城际物流和干线物流车辆;代表特殊功能的功能作业、工程用车、特定产品运输和校车。市场运营方面公共领域场景多配建专用站,专用桩额定功率普遍大于120kW,其中重卡专用桩达300kW。
根据12类商用车应用场景将电动商用车补能需求归纳为4类补电设施,分别是私人充电桩、专用场站、公用场站和换电站,6类细分补电场景分别是公交专用站、重卡换电站、市区公用站、环卫专用站、物流专用站和公路沿线公用站。
由于电动商用车的生产资料属性,车主的补能频次、补能的效率需求迫切性更强,对充电价格也更为敏感。
商用车辆运营涉及到不同时间段的充电需求管理,后期的资产处理和设备的安全维护也亟待解决,特殊用车场景用户对配套服务产品需求更强烈。
政策标准端缺乏明确指向商用车充换电设施的规划、补贴或技术标准,现有政策倾向公交、物流等场景,场景覆盖率不高;
市场运营端商用车补电设施多为配建的专用场站/换电站,少见市区/高速公用场站,场站运营仍缺乏统一的规范;
产品技术端更加注重以安全为前提的技术创新,兆瓦充电、液冷超充等大功率充电技术也多优先应用于商用车充电。
1. 2035年我国电动商用车规模将超过190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发展将提速;以城市物流场景为主,同时城际物流、干线物流等公路货运场景占比随着技术发展逐步提升。
2. 2035年商用车充电基础设施需求保有量规模可达208万台(基准情景),平均年增长23%,超充桩、兆瓦级桩得到发展应用。
3. 城际物流、干线物流两个公路货运场景的电动化潜力将释放,高速公用桩规模将达17万台(基准情景),是未来建设重难点。
4. 2035年商用车换电站可达3万座,公路货运场景(城际物流和干线物流)是换电站建设增量所在。
1. 补贴、土地、电网扩容是影响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率的三大关键因素。
充换电站适用的车辆规模不同,小规模场景下充电站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车辆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服务27台设定车辆)后,换电站投资回报率更高。
港口专用站是较成熟的重卡倒短物流充电场景,从“车-设施”系统看,换电站更具时间成本优势。
高速公用站为开放的补电场景,其规模建设蓄势待发,从投资端来看快充站更具优势。
从场站投资角度看,当建设补贴为200元/kW,运营补贴为0.25元/kWh时,换电站的投资回报率达到快充站水平,独立场站运营商可获得良好回报。
2. 2035年商用车充换电站最大用电负荷将占2023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水平的13%,若电网端在电力配置方面发展不及预期,将带给电网巨大压力。因此,电动商用车领域更应加强车网互动、光储充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降低电网负荷,应对未来增长需求。
基于以上对于现状、需求以及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以下9条政策建议:
1. 强化商用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明确商用车充换电针对性政策,建议各地出台商用车特别是重型车充电设施规划。
2. 调整快、慢充比例和优化布局,如在一般公交运营场站可多设置慢充设施并鼓励过夜充电,在中重型货运车辆补能站多设置快充或换电设施,在乘用车与轻货混用场站中,设置快慢结合的充电设施,以满足差异化的补能需求。
3. 确保充电设施网络覆盖,提升公共充电网络数量与质量。
4. 加强高速公路、港口等重点场景快速补能体系建设运营,如推动出台公路沿线货车充电设施技术指南和行动方案,引进民间资本加入建设行列,鼓励有条件专用场站开放运营。
5. 加快构建电动商用车高质量充电场站评价标准体系,特别是针对中重型货运车辆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充电场站建设和运营标准。
6. 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提供资金补贴及税收优惠;支持创新绿色贷款等金融支持新模式;建立健全充电价格管控机制,确保充电服务收费标准合理、公平、透明。
7. 科学规划商用车充换电设施布局,确保充电站的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互协调;简化重点场景建设土地审批流程。
8. 逐步完善充电设施行业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推进以服务电动商用车为主的高质量补能服务生态建设。
9. 鼓励创新充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大功率充电、换电等创新补能技术研发和相关标准制定。
物流行业如何破“内卷”?
1720 阅读电商件单票 36元,中国快递企业扎堆到中东搞钱
1472 阅读品牌全新升级,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开启新征程
1305 阅读打破成本困局:重塑企业运输采购新范式
1090 阅读⾸批中国物流碳计算⼯具获得GLEC⼯具的授权认可
1078 阅读顺丰控股:2024年12月营收264亿元 速运物流板块业务量同比增近20%
1067 阅读2025开年跨境商家利润就被吞掉一大笔,海运费暴涨后又大跌为哪般?
993 阅读春节也送货?!超20家物流企业春节服务安排出炉!
1056 阅读井松智能发布全球新品牌
979 阅读顺丰村级驿站合作点超10万个
90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