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4年结束还有几天,总体看今年快递的体量和规模增速依然坚挺,持续多年的“价格战”还在延续,中通市占率有所下滑,申通卫冕行业“增长王”,“通达”品牌间的规模差距在缩小。与此同时,快递新规实施以及行业明确“反内卷”、阿里京东的“物流互通”、无人技术开始商业化应用、菜鸟速递强势发力进入中高端市场.....一系列新变化也成为了行业热议的话题。
有人称是混战升级,各大巨头为了争夺更多的“地盘”,不敢放松也不敢涨价;也有的人认为快递竞争不能只靠价格,还应注重成本优化和提升服务质量,尤其是在末端环节。无论哪种观点,快递依旧在变,各家企业也持续在拼。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看看,2024年整个快递行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各大快递巨头又有哪些变化?
2024年,快递行业的规模增长超出了预期。2023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1320.7亿件,而今年仅前11个月,快递业务量就已经达到了1572.9亿件,同比增长了21.4%。从数据可见,快递大盘的体量和规模依然坚挺,强劲的增长势头依旧不减。
图片来源:国家邮政局
再细看各家企业的规模变化,前三季度尽管中通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但仍实现了13.24%的增长。申通则卫冕行业“增长王”,紧跟其后的是极兔(+29.8%)、韵达(+27.71%)和圆通(+25.99%)。总体来看,“通达兔”品牌之间的规模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注:1)顺丰营收为速运业务,包含快递、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急送业务,不包含供应链及国际业务;2)中通、圆通、韵达、申通为快递服务收入,中通收入不含派费
在利润方面,顺丰继续领跑,京东物流和申通的净利润实现了迅猛增长,极兔也实现“全面盈利”。至此,快递CR7全部实现了盈利。
回顾今年快递江湖,各大快递巨头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出奇招,混战升级。
中通表示正积极启动计划,要重夺被“抢走”的市场份额;韵达与申通之间的“争三大战”依然白热化,而圆通和极兔也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态势。然而,总部之间对市占率的过度追求,给网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往年,快递网点在淡季通常会亏损着维持一部分客户,到了下半年的旺季则通过普遍涨价来弥补上半年的亏损。但今年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没有一家快递公司敢主动涨价,生怕涨价会导致客户流失到竞争对手那里。
一位网点负责人表示:“这几个月确实有过几次吹风要涨价,但最终也没怎么涨。现在网点背负着一定的收件任务指标,这些指标直接与包仓费、派费等挂钩。如果无法完成任务,我们将承担更高的收件成本,甚至有时不得不亏本接单,因为件量不达标会导致更大的亏损。”
该负责人指出:“现在能赚钱的网点,大多是在末端环节降本到位的:要么采用了共配或直送模式,要么实施了‘上仓下网点’的仓配一体化模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物流的无人设备往往被视为一种“炫技”手段。如今,随着政策支持、试点运营和商业化应用的推进,无人技术正在快递行业的各个环节迅速渗透。
无人机物流方面,除了顺丰、京东物流、中国邮政等物流巨头,以及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还有迅蚁、亿航、大疆等无人机研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低空物流领域。
当然,顺丰依然是物流无人机商业化运营的“老大”,不仅在多地开通了多条常态化的低空货运航线,还推出了全球首款无人机快递物流产品。最近,顺丰与深铁集团合作,推出了全国首个轨道物流驿站,构建了“空中无人机+地面驿站+地下无人车+地铁”无缝连接的低空-空铁轨联运物流网络。
同样,快递无人车的应用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根据众多物流网点的反馈,快递无人车的投入使用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大幅提升了服务的稳定性和配送的准时率,这使得它们对快递无人车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快递无人车通常载重可达500公斤,最大续航里程超过100公里,现已应用于“网点——驿站/快递员”,以及分拨中心到营业点等多种运输场景中。无人车不仅减少了接驳成本,还减少了快递员的往返次数,提升了末端派送效率。
目前,顺丰在全国范围内已投入超过800台无人车,并在合肥、青岛等地启动了常态化运营;菜鸟已积累了超过500万公里的无人车行驶里程,配送了超过4000万件快递包裹;京东物流在近30个城市开展了智能配送车的运营;圆通在全国20多个地区部署了超过200辆无人车。中通今年4月上线了智驾无人车运营平台,直链40多个城市超过100个网点,监管在用无人车超过300辆。此外,韵达、极兔、申通等快递企业也在末端配送中引入了无人车。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尽管快递公司的中转和运输成本有所下降,但降本速度已经放缓。面对降本难度日益增大的趋势,各大快递公司正在将重点转向末端网点,推行“驿站直送”模式、强化集中管理、派费直链、鼓励网点引入自动化设备等方式,力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以寻求新的突破。
1)“驿站直送”模式:采用“扁平化”管理的策略,通过增设终端门店,一级网点能根据驿站的件量和距离规划来优化配送路线,实现直送。在件量较大的区域,快件甚至可以绕过传统网点,直接由总部从中转站分发至指定的驿站。
2)末端快递共配+众包:一级网点将旗下承包区的派件工作外包给独立的配送公司。这些公司通过与多家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规模效应,同时自行聘请配送员并铺设快递柜以实现共同配送。目前,也有快递公司开始尝试“末端注册制”,他们与快递员的合作关系更类似于众包模式,由站长或快递员根据需求安排入柜、自取或上门服务。
3)鼓励网点引入自动化设备。在“直分直送”模式下,包裹经过自动化分拣后送达指定无人柜格口(颗粒度更细的站点),可以直发驿站,支持自提、入柜或上门三种派送方式,可以提升派送的效能。当然,终端模式的变革存在“件量规模+资金投入”的门槛,并非所有快递企业都能轻易实现这一转变。
4)整合一级加盟商,用集中管理的方式来实现降本。这些策略的核心目的是提高收派件效率。在业务量大的区域,快递公司通过简化货物流向,将运输流程优化为:转运中心 ——集包仓/网格仓——二三级网点/驿站。同时,他们采用集中化管理,提升货物存储密度和自动化分拣效率,并优化干线运输以提高装载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
顺丰在鄂州机场的航空货运枢纽已投入运营,中国邮政以南京为中心发力国际货运,圆通在嘉兴投资建设的全球航空物流枢纽“东方天地港”也预计于2025年正式启用。中通快递同样不甘示弱,正筹划与湖南航空合资组建货运航司。京东物流将以芜湖全球港作为全球航空枢纽,以南通作为京东航空主基地,布局航空网络。而菜鸟则联手深圳机场,共同打造了菜鸟国际快递在中国的首个航空货运中心。
航空货运枢纽背后关联着过万亿的大市场,且增长空间巨大。它一头连着国内时效快递以及国际业务,另一头通过临空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拉动航空货运和供应链业务的需求。
首先,强大的航空运输能力是提升“时效业务”竞争力的关键。它不仅能建立时效方面的优势,还能拓宽时效件业务的覆盖城市,扩大服务版图。其次,枢纽式网络则能借助集约化运营手段提升装载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并通过对航空资源的自主掌控确保运输安排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此外,航空枢纽不仅限于快递业务,伴随仓储、冷库、国际物流及保税服务等多元化物流功能的完善,将催生显著的临空经济价值。
今年,快递行业还有哪些新看点?对于马上到来的2025年,行业会怎样演变,又会有哪些新思路和可能性?大家一起来谈谈。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146 阅读智能仓储企业“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1564 阅读聊聊2025年物流企业如何做营销规划
1527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整合重组,四千多名员工将何去何从?
1438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937 阅读极兔速递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长32.5% 全球日均单量超8000万件
951 阅读京东紧急驰援西藏震区,首批救援物资已由专车送出
948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861 阅读仿生学:蜂巢带给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843 阅读人民日报“晚安短信计划”关注电商西进:拼多多新农人传递温暖
87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