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物流担负了电商、WTO、一带一路振兴的战略使命,所有的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招生简章都上写着:我国物流人才紧缺。但时至今日高职学校又出现招生困难的现象,毕竟它只有10余年的历史,从争先恐后的报考到门可罗雀需要重新审视。
物流的新业态随着行业的演变而进化,已经散射出众多细分行业,公路有快递、快运、城配、即时配、甩挂、公路港、联盟等;铁路有高铁行包、驼背运输、中欧班列等;数字物流有无人仓、无人机、菜鸟驿站、网络货运等。
物流业正在发生着变化,曾经对大学生趋之若鹜的很多大物流企业都已成昨日黄花,深陷在竞争的漩涡中。新兴的独角兽们是:满帮、G7、中储智运、旷视、菜鸟、京东、美团……
物流管理专业忽然变成了一个处在“十字路口”的专业,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不多,而对于科研理论研究来说又过于浅显或空泛。对新业态缺乏课程支撑,到底是物流专业本身的设置问题?还是所学课程滞后与行业脱轨?基础的仓库作业环节是否就不用设置,与其他专业一同就业,一系列的专业课丝毫派不上用场。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一句:物流管理专业到底怎么了?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学子们见证了无数个第一, 疫情下,一切都慢了下来,我们也应该重新思索这个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与1993年获教育部批准,1994年北京商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开始招生,1998年随着WTO 与电商快递业的繁荣,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生根发芽,一夜飘红。
其原因在于进入WOT,电商产业井喷式发展,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流通变得至关重要,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现有全国高职高专院校787所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每年毕业人数约十万人,开设院校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前三名为江苏、广东和山东,与当地流通业呈正比,反映了当地产业和经济的依从特征,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带来物流人才的需求旺盛。
(物流院校分布)
2006年到2008年是物流管理专业获准开设的高峰,由于大学转型能力不足,尤其是新升格院校跟不上创新专业的发展,对专业选择面降低,对于工科的师资、设施、实训、课程无法及时配套,所以争相开办对师资和设施要求较低的物流管理专业。
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尤其是一些财经类院校无法涉足工科,加之物流又是社会热点,从而开设综合性较强的物流专业成为首选,形成专业过多过滥的开设。
形成显明对比的是,2020年底国外仅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开设物流课程;美国也只有50多所,还不到我国的一个零头。欧洲物流协会公布的对欧洲物流教育的调查结果,共有87所大学开展了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开设物流专业,33所开设物流课程。而我国仅一个江苏省就有62所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
1、行业留存率
为证明就业与专业教学的契合度,我们拉长时间,抽取调查样本,选择职业10年跨度,来推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成果的应用效果。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09届物流管理专业,全班37人,14个男生,23个女生,就业情况如下:10年过后只有3个人留在物流行业,行业存留率8%。
根据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类别的分析,毕业生专业契合度分析, 最初3年专业对口方面高于80%。但时间跨度一但拉长,存留率随着大幅下降。
2、学历≠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毕业之后就可以胜任主管位置,而实际情况物流行业都需要从基层做起,一线操作每天的工作点数、交接、填单,枯燥乏味。
当理想与现实脱节时大部分毕业生迷失方向,物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较大。许多毕业生进入物流业初期,还需要做一些体力活,如进行货物搬运等,毕业生心理上反差较大,体力上也不能胜任繁重的劳动,导致学生不能适应工作,易导致跳槽转行,来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且基层工作,工作内容单一且繁忙,工资待遇属于一般水平,综合因素影响下容易产生倦怠心理。毕业生对工作满意的仅为17% 。
3、薪酬分析
毕业生的薪酬是企业能不能留住人的一重要因素。物流行业正式员工一般月工资为3000~4500元左右,基层员工多为3500左右,低于互联网、财会专业。并且有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高薪集中在基金地产、园区管理、设备运营、物流金融等领域。但高薪模块课程院校从未涉及。
4、企业反馈
根据对物流企业的访谈和反馈,对毕业生的用人情况表示堪忧。
(1)缺乏吃苦精神。因为大多数毕业生前期需要从事劳动,跟学生的期望反差很大,企业需要的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踏实能干等品质正是毕业生所缺乏的。学生往往有抵触和畏难情绪,消极怠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2)毕业生能力有所欠缺。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意识都需要提高,知识和实践脱节,基本技能有待加强,还得重新培养,成熟期较长。
1、理论课程PK应用场景
目前物流管理课程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调度管理、报关、门店等一系列的现场场景领域,而这些领域不需要理论知识,是熟练的实操经验,在同等条件下,初中毕业与大专毕业几乎无区别。
存储论中的EOQ模型?牛鞭效应理论?路径规划(VRP问题)还是由库存问题启发而来的系统动力学? 蜻蜓点水地将各种看起来很厉害的模型和理论浏览一遍,使用聚类分析却完全不管所分析的数据是否合适、连背后的原理都不清楚,这算不上真正的交叉学科的教育。
这些理论,似乎都挺重要,挺有效,但是不学似乎也没什么大碍。所以现在顺丰、京东的物流规划师还多是计算机、数学专业的毕业生。
在教育部门倡导的活页式教材、翻转课堂,O2O教学、慕课、双师教学、企业导师一对一答疑、在线直播、师徒小班,在线观摩……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尚未走进课堂。随着学生取得信息的渠道无限扩展,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2、更新滞后
众所周知、物流业在过去10年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学科体系远未跟上,应用场景类的物流变为综合性非常强的叠加复合学科,如物流与金融学科的融合产生出质押监管、代收支付、货租赁融资等领域。
物流与IT的融合产生出车货匹配、G7等领域;物流与工程学的融合产生出AGV、无人机、自动化仓储分拣等领域;物流与建筑的融合产生出高标仓、分拨、公路港的领域.......
而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置上永远是老三样,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概论,从未提及以上的细分运营领域,滞后的课程设置,纸上谈兵仍然是物流教学的最大障碍,这样怎样教出优秀的学生融入到企业中。
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课程,院校之间没有特色,千篇一律,造成出产的学生面对社会就业的方向性迷茫;导致待遇和收入不能提升。
在一些行业紧缺专业上又拿不出与行业同步的课程设计,如新零售生鲜冷链物流管理,物流金融,ETC、即时配、车货匹配,驼背运输,快运网络管理等紧缺人才的培养找相匹配的课程。
3、考核方式
物流专业目前进行闭卷考试(运筹学、物流学、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有些特殊的课程也会有上机考试的形式。但是诸如叉车操作、设备操作还没有列入必考项。
课程报告及展示不一定全部都是让大家进行实地调研的。有些老师会直接拿一篇英文论文,让你研读一下再汇报;有些就是上课做实验(“啤酒游戏”,供应链经典实验,好好记住),回去整理整理数据写实验报告。
对于场景性非常强的实践学科,在运营中的理论知识应用相对较小,工作的绝大部分实践在于沟通、填报和提交。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显然与物流场景的需求不吻合。
4、素质教育
物流运营岗位需要厘清其目标与核心,基础操作层所需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对学生人格品质、头脑思维和能力素质的要求。 其核心是规划与探索,养成负责任、能受挫的心理素质。 还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这样才能沉下心,从基础操作层开始锻炼。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互动式教学,由于教学观念陈旧,教师不愿意走出灌输式教学的“舒适圈。目前素质课程多以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程的形式游离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作为零星点缀。高校长期以来的封闭式办学模式所致,因为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素质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其用创业思维与行动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招生普遍出现下滑
专业多年偏重于操作层,缺乏提升,学生丧失兴趣,实践体系构建缺乏提升,不具备实践性,师资团队专业性较差,缺乏一线磨练。
2、职业资历框架缺失
教学缺失素质教育环节;学生职业生涯缺乏岗位规划,学生缺乏产业导师暨生涯规划,企业忽视管培生体系建设。
3、产业升级、教学停滞
行业发展与教学脱节、缺乏行业动态认知,课程偏重低端,教学形式枯燥,单调,缺少课程升级途径,师资提升实践途径,动态数据化课程,缺少行业案例支撑。
4、产教融合流于形式
企业介入缺乏政策支持,企业缺乏驱动力,院校无法承接企业课题,企业操作层人员需求,由于工作环境差、强度高,院校学生难于适应。
物流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新找寻定位的问题,这里高职高专院校着重培养物流操作的人才,本科阶段着重培养物流环节的管理人才,研究生阶段培养物流系统开发和供应链整合的人才。
重点核心在于企业用人需求与院校培养方式之间的矛盾。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现场操作场景:仓储、运输流程作业,而这些场景最佳的教学是在企业现场,初中毕业与大学毕业毫无差异,大学生实际工作体现出来的能力甚至不如那些低学历的物流老兵。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专业建设没有与时俱进,如果我们的课本一成不变,教授的知识千篇一律,那么出了校门距离企业的需求还是相差太远。毕竟4年大学,是不希望在仓库同装卸工、司机同一个起点。
1、操作类转向工具类
目前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应用程度不断提升,TMS/WMS已广泛普及,数字化物流以移动科技、大数据和传感器、云服务架构为基础,在市场推广和销售、业务追踪、仓储和物流处理、记账和缴费以及企业服务链条的支持与衔接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菜鸟、京东正在普及无人仓,无人机递送已在顺丰、邮政试点,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更多的基础操作正被AGV、视觉引导系统所取代,企业未来需要的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知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从传统操作型转向智能工具型。
物流的岗位正在发生着变化,普洛斯的招聘岗位已经偏重于物流+数据与金融方面,中储智运在公路货运+税收统筹方面,京东无人机是仓储+设备方面。
那么在PGSD能力分析表方面,作为北京交通职业学院已经在重新架构新学年的课程体系,以区别以操作类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大幅度减少操作类课程,同低学历就业者拉开距离,在整个学科调整为以工具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入了大量的工具类课程,尽量使得新时代的学生能够在工具掌握方面能够更胜一筹。
首先Z世代在移动互联下成长,对IT操作非常熟练,再者物流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基本已经完成,由数字系统构建的运营体系已初见雏形,前两天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火爆网络,已经表明数字化在物流领域的不可替代成为核心。
那么应对变化的课程应该成为智能机器人客服、智慧仓储规划、供应链建模、物流大数据分析等基础工具类课程,但这也给教学与师资带来了挑战。
为什么要从操作类转向工具类,这里举一个例子:
场景:北京邮电大学菜鸟驿站,疫情之后的第一个开学季,日处理包裹3500件,汇集了通达系和顺丰所有派件单,这是菜鸟在北京的第15个校园驿站。没有了校门口摆摊的快递小哥,取而代之的是无人车、快递柜、高拍仪等,这背后是电子面单、数据分析、人脸识别……
2、单一类课程转向复合型课程
随着商业变革日益加速,物流显得更加绚丽:供应链有LLamasoft,网络货运有中储智运,车货匹配的满帮、G7、易流、唯智、思敏达,新零售有盒马、京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生态有京东、菜鸟,智能设备有旷视、蜂巢、无人机,投资基金有普洛斯、红杉、钟鼎……
物流数字技术涵盖零售数字收集、零售数字分析及应用部分,物流效率技术主要包括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和消费者支付效率的技术,如电子标签、物流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自助结账机等。零售体验技术主要包括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的技术,如AR、VR、导购机器人、交互屏等。
物流的应用在于场景效率的提升,在整个商业进展过程中,物流不在是独立存在,同其他学科的融合越来越紧密。那么在整个专业课程中不同专业的是叠加与融合成为关键。
5G技术已经走到我们身边,直播已经在商业领域广泛应用,那么企业运营场景是否可以搬到教学课堂,由企业导师展现现场场景的教学毋庸置疑的能够吸引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动力。今天你在物流业务遇到的哪一件事不是一个综合挑战?别说做一个新产品、前置仓、网络货运人、即时配、智能仓储……支付宝的诞生就是解决物流流转中,商品交易与支付结算融合的产物。
哪个挑战跟以往是相同的?哪个挑战是只用单一门类的知识能应对的?
再给你看一道物流题,北京交通大学的课堂 ,案例题是物流大数据的应用,是讲述运输政策?还是阐述信息化?供应链建模?都不是,他们的任务是:如果你创建了中储智运,怎样使它三年达到180亿营收?
你看,这是一个真实业务的挑战,它牵扯的知识有哪些呢?
你需要汲取大量中储股份的背景知识,得对公路运输的发展足够了解, 对公路运输成本组成耳熟能详,你还得了解GPS、支付结算、电子签约、税收筹划,车货匹配、车后市场……
物流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业务单元组织起来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业务单元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复合型人才应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之中,那么,复合型人才将在未来趋之若鹜。
3、课程变革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
1931年梅贻琦在就任清华校长的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清楚阐明了评价一所大学的不是硬件的大楼设备,而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
物流教育走到今天左右为难的境界,师资体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来教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多是从其他学科领域转过来的。
比方说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比较完备的北京交通大学,官网上公开的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共30位老师)当中:公开自身学科背景的老师共有13位,其中仅有3位(23.07%)有物流相关背景(物流管理工程、物资管理或者供应链管理);6位(46.15%)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背景;4位有数学专业学科背景;其他还有经济学、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机车车辆等背景。
郑州工商学院,这所学校同样没有单设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商学院管理系 11位老师,大多都是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者市场营销专业背景,有个别老师有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逻辑学的学科背景。老师整天忙于赋能“双一流”、”双高”、“1+X”,哪有精力去中储智运了解网络货运,去盒马梳理新零售、去满帮分析大数据、去光明领鲜体验生鲜冷链……没有这写一手的企业案例,那么新的课程迭代如何谈起,这不能责怪老师们,毕竟应付“评比”、“迎检”大于教学本身。
4、因材施教、千人千面的可行性
“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
朱熹的理想在移动互联下是否可以实现,根据筛选甄别学生的特征,为不同性格禀赋的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下因材施教变得近在咫尺。教师教学“千生一面”的现象应该变为千生千面(抖音、淘宝都已实现)。
这就对物流专业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行业有着众多的分支,即时配、新零售、公铁联运、网络货运……优秀的师资必须是与行业相通的纽带。
能力画像:通过学生的学习轨迹有一个清晰的能力画像,清晰的将学生的能力画像呈现出来。然后对应的寻找到链接,从生产知识的角度,教师远远落后于一些专业机构,如研究三方合同物流的罗戈持续15年,运联研究院在公路运营精益求精,相对于一个专业团队,再优秀的教师都望尘莫及!
那么教师的定位就应该发生质的变化:从教授到链接,筛选和准确的链接物流产业知识,从而传递给学生。
这就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师资必须同产业界建立起广泛的链接,搜寻到可以成为行业导师的目标,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细分领域的产业专家,成为引导学生迈入物流世界的师傅。
将学生用技术纽带与他们建立联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追求的细分领域自主选择导师,将选择权交付给学生,学生可以感兴趣共性的知识点提出疑问,企业导师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解答,一线的场景随时在变化,教师的责任也应该发生一些改变,从知识的独立生产方,应该变成借助iT技术将知识经过分类提炼传递给学生的渠道。
引用中物联“十二五“物流行业报告,下一个五年物流行业每年新增就业人员130万,85%的一线操作技能岗位需求110万人,而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每年才40万人,就算一个也不能少在物流业就业,差距还有70万人。
对于这些数据的计算,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从物流实战的角度而言,并没有较高的价值。大家关心的是,不管是物流行业自身长期以来的职业培养,不管是中高级物流人才,还是一线操作技能岗位人才? 国家物流教育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为什么依然没有解决物流人才紧缺的问题。
实践性行业本就不用教,而是甩开袖子干,那些优秀的企业家可都不是科班出身,是课程滞后与行业脱轨?在很多学生眼里,物流工作就是快递、分拣、调度等。因此,很多人在学校就是混日子、混文凭,专业技能和知识并没有掌握。
不从根本上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导向的问题,那么高职物流专业的招生还将大幅下滑!物流专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数字工具、设备运维、规划运筹,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物流专业找到第二曲线!
春节也送货?!超20家物流企业春节服务安排出炉!
2092 阅读顺丰133亿件、中通340亿件、圆通266亿件、韵达238亿件、邮政180亿件……全年快递业绩出炉!
1950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2025发展战略发布
1410 阅读AI 赋能供应链,从价值创造到未来引领
1219 阅读年营收49.6亿元的海康机器人IPO有新动静,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1194 阅读货车司机准驾年龄放宽至63岁,大家还继续干么?
912 阅读超越最优解:数据与算力时代运筹学新范式
833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昆明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840 阅读菜鸟升级美洲四大分拨中心 CEO万霖称将继续加快国际业务发展
827 阅读每卖出5辆重卡,1辆竟是新能源?新能源重卡将迎大爆发?
77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