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合约季还没过半,今年签完合约后市场的走向跟去年刚好相反。目前签约双方正在紧锣密鼓地以各种方式调整约价,这一轮是货主占据主动,看船司如何为了维护客户做出努力和调整。
虽说现在来谈2023-2024签约季有点早,因为合约是有连续性的,上一年的市场变化和船货关系的演变自然会影响下一个约季。而且,不知不觉间马上就要10月了。去年10月已经有船司开盘了今年的约价。当然,去年的情形跟当下相比简直恍如隔日。刚好前几天JOC上的一篇文章提前展望了明年的合约季,通篇读完只有一个感觉:熟悉的一切又要回来了。
现在从几个层面展望一下2023-2024合约季的可能变化。
去年是不正常的一年,船司在10月就开盘了次年的约价。原因大家也很清楚了,去年的第四季度舱位还是很紧张,美西市场即期价的卖价在1万以上。这个时候船司抛出一个7000的固定约价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船司想趁着缺舱价高的时候提前锁定客户的货量,身处当时的市场,货主没法预测到今年过完年后市场的疲软和美国消费的快速转变。受困于当下市场和对未来舱位不足的担心,很多货主把签约的时间大大提前。虽然无法确切统计早签约的比例有多大,基于对市场的了解和不同人士的对话,到了去年3月TPM的时候,预计还有一半的合约还没谈妥。当然,这和后来船司逐月提高约价有一定关系。约价越高,签约风险越高,签约意愿越低。
到目前为止,还没人开始谈明年的合约,原因也同样明显。当运价还在震荡下行的时候,船司不愿意出盘(因为处于不利的位置),货主也不着急(再等等看,说不定运价还会跌呢)。与市场运价处于高位的时候船司给出低于当时即期价的约价不同,目前的美西市场即期价正在接近疫情前的水平,船司不会一脚油门踩到底,给出低于目前即期价的约价。即便船司肯,货主还会保留观望态度。因为市场运价还没有找到新的平衡点,双方都没有动机和利益在尚且动荡的市场里开始谈合约。船货双方对未来市场的认知可能刚好相反,没有了一定的共识,合约从何谈起?
因此,明年的合约季时间线又会回到往年的节奏:3月左右船司出盘,4月继续谈判,4月底5月初集中签约。到了明年第二季度,市场的自我调整应该完成了,对于往后的市场走向,船货双方能够达成一定的共识。船司的开盘价如果反映了这一共识,签约的节奏就会加快。反之,如果货主认为新约价不反映市场,来回砍价的时间增加,很有可能拖到5月过后。
对于那些签了多年合约的客户来说,虽然合约里规定了第二年或第三年合约的价钱(逐年递减),第一年合约到期的时候,货主肯定会提出重新议价的要求,因为明年市场约价大概率会远低于多年合约的约价。
鉴于去年特殊的市场,船司适时推出不同的合约形式和时效。随着市场的急剧变化,这种“新趋势”估计难以为继,合约的结构又会回到多年来的样子。
多年的合约:要签署长于一年的合约,必须对船货双方都有利。对于船司来说,以高价位提前锁定几年的货量,好处显而易见。对于货主来说,预计到未来几年舱位缺失将是大问题,不如先锁定多年的舱位,买个心安。问题是,到了2023年的时候,市场运价正在无限接近疫情前的水平,船司还有动力去锁定几年的运价吗?同理,如果货主认为接下来的几年运力供应充足,舱位短缺将不再是问题,签署多年的合约的吸引力会下降。今年以来市场的急剧变化仿佛再次证明精准判断市场的走向是很难的。多年的合约形势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多数货主对它的胃口变小了。
有双向惩罚条款的合约:同样是因为去年火爆的市场提供了签有双向性惩罚条款的合约:高约价下,船司履约的动力充足,可以做出包赔的承诺。同理,对于货主而言,因为吃了签约后拿不够舱位的苦头,宁愿做出订舱数量的保证来换取舱位的保证。明年的市场下,这些条件还存在吗?如果货主决定舱位不再是问题,自然不愿意做出带有惩罚性的承诺。合约的签署必须满足双方的诉求,如果一方的诉求已经不在了,带有此类条款的谈判基础就没有了。
最后来看一下明年的约价水平。综上所述,市场还在震荡调整中寻找新的平衡点,市场对于运价最终会去到哪个新低还没有形成共识。接下来的第四季度运价会见底吗?明年第一季度呢?
今年9月是记忆里最差的一个9月:货量不增反减,运价不升反降。虽然如此,9月过后市场将迎来更大的挑战。9月再差,还是有一些季节性的货量在走。十一之后到农历年前本来就是传统淡季,属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如果目前的运力和货量的比例保持不变,美西运价继续下行的趋势似乎难以避免。根据容易船期的最新统计,10月头两周停航的数量,不管是华东华南还是美西美东,还是维持在一个正常甚至偏低的水平。由此看来,10月运价止跌的可能性不高。
如果运价一路下跌,到了明年初船司开盘的时候,开盘价将受当时的即期价影响。基于对2023年市场的判断,如果船司抛出的新约价高于当时的即期价,将会是个tough sell。因此,到了明年初,市场即期价能稳在什么样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明年的约价水平。2019年美西约价在1500左右,2020年在3000-3500左右。个人预测滑回2019年水平的机会不大,最大的可能是在19年和20年中间的某个点。至于是哪个点,就不具体公开猜了。
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玩法,合约也是如此。从过去10年的情况来看,约价越高,后来即期价低于约价的机会就会越高(2022)。同理,约价越低,即期价高于约价的几率也会越大(2018,2020, 2021)。约价和即期价一直在相互影响和补充。2023-2024年将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会是2019年(约价和即期价几乎重叠)的重复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891 阅读连续5年的“春节主力军”,德邦为何如此稳?
1527 阅读前海粤十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1411 阅读乐歌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约50%,大力发展海外仓
1401 阅读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驱动的智能仓储数字孪生革命
1189 阅读AI改变物流业的游戏规则:从炒作到实践的深度思考
1122 阅读制造业企业,不要逼物流公司降价了!
1068 阅读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帝王蟹进村,非遗剪纸出山
1087 阅读2024年1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报告
1027 阅读菜鸟拆分为假消息,继续大力发展全球物流业务
96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