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今年11月30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4.23亿吨、235.7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各关键环节初步打通,已经实现预期目标。
根据是否具有强制性,碳市场可分为强制性(或称履约型)碳市场和自愿性碳市场。履约型碳市场是目前国际上运用最为普遍的碳市场。因为企业参与目的主要是为了履约,当目标达成后,交易量就会下降。
这就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即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并不首先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所以这类技术应用、项目建设大多存在经济性不足的问题。绿色项目的收益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发电售电带来的项目收益,以及政策补贴、碳交易、绿证交易带来的绿色收益。在赖晓明看来,实现绿色收益是解决经济性不足的关键。如何提升项目的绿色收益?一方面要丰富绿色价值转化方式,强化政策支持、市场化机制、金融支持对绿色价值实现的转化作用;另一方面要增强绿色价值转化力度,深化碳市场发展,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引导碳价合理稳步抬升。
在碳市场之外,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认为,ESG投资目前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在募资时有限合伙人会询问“绿色投资和ESG投资对投资回报是否有正贡献”,然而目前的数据并不能得出“ESG投资比普通投资的回报更高”。徐林建议,可通过制度安排,使得绿色低碳投资的一些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收益,尽可能显化为投资人或者企业的投资收益。
全球空运货代哪家最强?最新25强出炉,6家中国企业上榜
1853 阅读巨头供应链转型之路|宝洁的 “供应链3.0”
1158 阅读王卫连续两年出席!为什么是顺丰?背后有何深意?
1079 阅读跨省最快7小时达,货拉拉的新服务竟还打下30%价格!
1060 阅读物流仓储运输绩效指标(KPI)有哪些?你都用对了吗?
1005 阅读效率领跑行业,70%企业复购!揭秘被巨头复购16次的大小车方案
989 阅读海南打造国际航运枢纽 推动航运业智慧赋能与绿色转型
945 阅读火车模式拣货
962 阅读京东物流New Balance华南中心仓正式开仓
904 阅读德邦股份二季度环比改善,无人叉车、辅助驾驶等技术应用助力降本
89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