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媒体报道,中粮会100亿收购大润发,200亿收购盒马,阿里董事长也说过阿里退出实体零售业态是合理的。
老张认为,阿里如果真出售盒马、大润发或许是错的,原因有以下3点。
老张认为,阿里当年投资盒马、收购大润发和饿了么是因为即时零售。
盒马金桥店16年初开业,不到半年时间,线上订单达到4000单每日,这是一个炸裂的成绩。
仅仅经营几个月时间,2-3公里范围内,就达到每日4000单,订单密度或许超过经营十几年的淘宝。
如果有更长的经营时间,如果复制更大覆盖范围,那么会有多大的订单规模,这个市场太诱人了。
老张认为,阿里为了拿下即时零售市场,做个几个动作,首先提出新零售概念,这是营销心智之战,然后是盒马快速扩张,用淘鲜达整合连锁超市,收购高鑫零售,饿了么。
但是后面的发展不及预期,出现了生鲜前置仓叮咚买菜,大型前置仓朴朴超市,平台模式美团闪购,山姆前置仓等,至今,阿里在即时零售市场份额占比并不多。
老张认为,阿里出售盒马、高鑫零售,重要原因是认为即时零售格局已定,很难改变。
但是,老张认为,即时零售目前还是早期,还没有到格局已定的时候,最近几年,即时零售会出现重大变化,甚至会重塑零售生态。
即时零售出现重大变化的原因是技术变革,未来几年,无人配送技术一定成熟,无人仓技术也有机会成熟,即时零售成本会大幅降低,这会让即时零售模式变化,会让即时零售市场占比大幅提升。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无人配送车,特斯拉已经掌握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技术已经没有问题,未来几年无人配送技术会成熟普及。
目前科学家已经在用大模型训练机械臂,已经有一定成功率完成家务动作。
老张和智能货架公司有交流,他们已经有智能拣货模型,一些公司在探索各种解决方案。
总之,无人配送、无人仓技术最近几年有机会成熟,有机会大幅降低即时零售履单成本。
老张曾经分解过朴朴超市的成本结构,20%的履单成本中,有15%能通过无人配送和无人仓降低,如果这些成本大幅降低,那么即时零售有望用12%毛利率实现盈亏平衡。
成本结构的大幅改变,即时零售会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会因此重塑商业模式,这蕴含巨大机会,阿里现在出售盒马、高鑫零售,那么会在变革来临时少了砝码,错过未来。
老张认为,盒马、大润发积累的经验,在未来即时零售变革时代有重要价值,因为盒马擅长分区拣货合流,大润发积累超多SKU的到家零售经营经验,这些在未来会有巨大价值。
老张为什么认为这些有巨大价值,因为老张认为无人配送和无人仓技术下的即时零售,会是超大型前置仓,会面对分区拣货合流,超多SKU经营问题,
无人配送、无人仓是基础技术,基础技术会改变即时零售商业模式,目前的主流即时零售商业模式都不是未来最佳解决方案,那么,无人技术下的即时零售会是什么样子呢。
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分析,能窥探无人技术下的即时零售商业模式。
消费者需要更方便,更实惠,商品更丰富的购物渠道,无人技术下的即时零售,能实现方便和实惠这两个价值点,所以能吸引大量用户使用即时零售。
大量用户使用即时零售,大量用户习惯即时零售购物,那么即时零售就有扩充商品丰富商品的动力和需求。
前置仓面积变大,商品更丰富,消费者更习惯即时零售购物渠道。会出现马太效应,吸引消费者更多,即时零售订单密度更大,于是即时零售就更方便,更实惠,商品更丰富。
老张认为,无人技术下的即时零售,是过万平米的前置仓,经营10万SKU,30分钟送达,12%毛利率,同时具备方便、实惠,丰富三大特点。(还有经营2000商品10分钟送达的便利站,经营200商品3分钟到达的移动售货车)
即时零售购物体验远超线下超市和传统电商,未来即时零售会成为90%消费者默认的购物渠道,消费者有购物需求时,习惯默认使用即时零售渠道,90%消费者90%的购物需求都通过即时零售平台购物。
老张认为,过万平米的前置仓,是无人技术下即时零售的基本形态,因为只有这样的形态,才能实现更丰富的商品供给。
如果未来即时零售是过万平米前置仓,这么大的经营面积,一定是分区拣货合流打包方式,而不是现在前置仓一体化拣货打包形式,这方面盒马有系统和经验。
目前,大润发的即时零售平台,SKU数量和门店一样,达到2万多SKU,其它即时零售SKU基本都不过万,所以大润发拥有丰富商品即时零售经营经验,这在未来更有价值。
商业模式没有最佳的,只有最合适的,环境的改变,会让以前竞争力不足的商业模式拥有更强的竞争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以,老张认为,盒马和大润发积累的经验在未来,会更有价值,现在放弃十分可惜。
我们从模式进化的角度,看看即时零售。
盒马鲜生打通了即时零售商业模式,证明了2-3公里范围内,有数千单,甚至过万的即时零售购物需求,但是盒马未必是最佳解决方案。
盒马因为面积太大,只能分区拣货合流,配送的时候还要分单,造成履单成本高,减弱了竞争力。
生鲜前置仓叮咚买菜,经营面积小,所以能一个拣货人员完成拣货打包全流程,集单时间更多,配送也不用分单,履单成本更低,只是叮咚买菜的商品丰富度不如盒马。
大仓前置仓朴朴超市解决了叮咚买菜的问题,和叮咚买菜一样一体化拣货打包,而且有比盒马更丰富的商品。
盒马、叮咚、朴朴是商业模式的不同,而小象超市升级了一个维度,在资源层面竞争。
小象超市拥有与朴朴同样的竞争力,但是小象还有美团主站流量支持,营销成本是即时零售最重要的成本之一,这让小象拥有竞争优势。
小象只是资源层面竞争,山姆前置仓不仅有资源,而且店仓组合,相互促进,产生化学反应,展现了更大的竞争力。
山姆门店的问题是购物不方便,每次来回几个小时,而山姆前置仓大大提升了购物方便度,提升了用户的复购率、贡献率、留存率。
山姆前置仓帮助了山姆门店,山姆门店也在帮助山姆前置仓,山姆门店为山姆前置仓带来大量流量和高价值用户,山姆门店的商品结构帮助山姆前置仓提高了客单价,这对配送成本相对固定的即时零售十分重要。
模式竞争、资源竞争、组合竞争,一个比一个强,那么拥有最大电商平台的阿里,是否也能组合竞争了。
老张抛砖引玉,畅想一种可能。
是否可能把超大前置仓、电商平台、即时零售集合起来,实现四个统一。
第一个统一是流量统一
或许阿里可以在一个2-3公里的小范围试点,建立几千平米的超大前置仓,经营数万SKU,对这个区域部分消费者使用的淘宝APP重大升级改版,比现有淘宝APP更多展现即时零售商品。
通过淘宝APP升级改版,实现流量统一,消费者可以在这个APP上购买即时零售商品,购买淘宝平台商品,强力引导消费者使用即时零售。
第二个统一是供应链统一
淘宝在这个区域什么商品销售更好,阿里已经掌握这些数据,把这些商品提前备货在超大前置仓。
数万SKU,本来2-4天才能送达的商品,现在只需要30分钟就能送达,大大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
前面的流量统一,就是要优先展示这数万SKU商品。
第三个统一是营销统一
即时零售很强调地推能力,配送员配送的同时也是移动广告,是否能把这个资源变成推广APP的工具,让即时零售为新版APP引流。
第四个统一是配送统一
平台的快递配送是否可能与即时零售配送结合起来,订单密度对配送成本有很大影响。
即时零售要求快速送达,平台快递对配送时间要求不高,那么是否可以用平台快递去平衡即时零售的订单密度,降低配送成本,同时提升平台快递的配送体验,引导用户集单配送。
以上抛砖引玉,未必可行,仅供参考。
做超大前置仓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无人技术成熟之后,快速拿下这个市场。
最后,老张想聊聊组织管理。
阿里新零售战略的结果不如预期,老张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张认为,阿里的新零售战略决策没有问题,用这个决策方法套用阿里当年的决策,结论是这个决策没有问题,好的决定未必有好的结果,但是好的决定一定符合一些方法论规律。
老张个人觉得,阿里的组织管理还是有一些问题,感觉阿里的文化和管理有些玄幻,很多土话很难落地。
美团就和阿里不同,美团是一个很讲方法论的企业,比如,美团有个系统叫TT,当任务难推动时,在TT上提问并且加上对方主管,如果对方没有及时回复,这个问题就会升级,每天定时提醒,直到问题解决。
阿里土话“不要事情找你,而要你找事情”,看上去也是关于执行的,但是怎么落地了,感觉阿里缺少了做事的具体方法。
阿里收购饿了么后,饿了么市场份额降低,阿里对拼多多的应对不够好,阿里协调新零售资源不够好,阿里可能缺少一些具体的方法。
是个人在什么情景下应该怎么做的方法体系,是一些具体的方法,一些具体的行动。
老张想,企业也需要情景口诀,需要明确在什么情景下怎么做,比如决策时应该做什么,布置任务时应该做什么,收集反馈时应该做什么,制定KPI时应该做什么,任务执行困难时应该做什么等。
本文提出一个观点,阿里出售盒马、大润发是错误的,因为即时零售还没有到格局固化的时候。
老张认为,无人配送,无人仓技术最近几年会成熟普及,这会大大改变即时零售履单成本,会大大提升即时零售市场份额,会重塑即时零售商业模式。
重塑即时零售商业模式的方向是超大前置仓,盒马的分区拣货合流,大润发的超多SKU经营经验,这些很有价值。
因此阿里或许应该把精力放到未来,思考和筹备怎么抓住即时零售变革机会。
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95 阅读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应链:转型、挑战与新秩序
1354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1343 阅读连续5年的“春节主力军”,德邦为何如此稳?
1240 阅读扎根供应链创新25年,一家“耐力长跑型”企业的破局启示
991 阅读中远海运回应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1001 阅读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驱动的智能仓储数字孪生革命
1021 阅读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帝王蟹进村,非遗剪纸出山
954 阅读制造业企业,不要逼物流公司降价了!
830 阅读满帮旗下山恩保险经纪2024年联合保险公司提供9970亿元货运风险兜底
815 阅读